老人被卷车轮下 围观者只顾着拍照发微博

发表时间: 2024-07-06 02:50:30 文章出处:百叶窗

  7月8日中午12时30分,西安市南稍门十字西北角发生一起车祸: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送孙子去练足球,在车祸发生一刹那,老太太推开了孙子,但是自己却被车撞倒,伤者危在旦夕,诸多围观者却只顾拿手机拍照发微博,没人救援,没人打120。正在此处执勤的碑林交警大队文艺路中队民警李展见状,赶紧查看伤者情况,随后拨打120,还不断和伤者说话,让她保持清醒。老太太一再叮嘱交警照顾好她的孙子。(7月9日《华商报》)

  老人被公交车卷到车轮下,围观者却拍照发微博,这看似很不和谐的画面,那些拍照发微博的人都应该遭受谴责。从过去类似情况看,也几乎没逃过公众的口诛笔伐。但是,再细细想,对于围观者拿手机拍照发微博,也没必要一味谴责。

  在生命遭受威胁时,任何一个人都不能袖手旁观,但当老人已经被公交车卷到车轮底下后,此时救助不仅意味着一种对生命的态度,更需要一种比较专业的知识。进一步说,如果不具备专业的救援知识,盲目动手,不仅不能挽救老人的生命,可能还反而导致老人在不当的救援中丧生。

  有人可能会反问,不懂得救援,难道还不会选择报警吗?要换在就三两个人在场的情况下,如果每个人都是只拿手机拍照发微博,而没有人报警,这确实不对,但在这个事件中,既然是诸多人围观,谁敢说诸多围观者中就没有人报警?难道所有人拿起电话报警才正常吗?

  拿手机拍照发微博,这确是当今很多人的习惯。现实中,也确实有一些人被习惯左右,把自己弄得不知孰轻孰重,甚至是冷漠、冷血。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微博也是传递信息、参与社会监督的主渠道。如此围观并拿手机拍照发微博,何不是对现场的一种取证,甚至是对更多人的一种提醒,我们又何不换个思维,将这种对不测灾难的积极围观、拿手机拍照发微博态度当成是对车祸老人的关注呢?

  如果血液还没有起码的一点热量,谁吃饱了撑的围观一个每天都有可能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车祸,结果还反遭公众不加分析的讨伐?

  老人发生车祸,围观者哪怕是一个着急的眼神,一个惋惜的表情,一种上前一步的查看,躬身的询问,下意识的同情等,都可以慰藉老太太,更何况,赶紧拨打120和车祸报警电话,也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对于节省抢救时间,格外重要,让人失望的是,为何没人这样做?发微博就表明自己在现场,是第一目击者,就有了吸引别人看自己微博的资本和爆料素材,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

  社会救助,需要抱团取暖的效应,当一个人处于困境,围观者不闻不问,那么这个人就很容易也用同样的冷漠对待和自己一样有同样遭遇的人,而当一个人处境危险,更多的旁观者选择了积极的救援呵护,那么这个被救援过的人就很容易当别人遇到困境时,自己也挺身而出。人人都冷漠,大家都是冷漠的受害者,人人都温情,大家都是温情传播的受益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假若下一次遭遇危在旦夕的不是别人,而是围观者自己的年迈母亲,而围观者无动于衷,那么这次的围观者该怎么想呢?

  看客心理,是鲁迅终身难忘的心灵创伤,这种创伤一直在鲁迅的心中隐隐作痛,永远挥之不去,他把自己这一生活的真实体验,作为国民性批判的一个切入点,写入了他的许多作品中去,看客将杀人当成戏剧和热闹来看,将祥林嫂的痛苦当成局外人来对待,形形看客们的愚昧无知和麻木冷漠,暴露和批判了麻木的民情和民性,提出了改变国人精神的重要性,可是时至今日,看客心理依然存在,不能不说是一种退步。

  鲁迅还说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单是说不行,要紧的是做;空谈之类,是谈不久,也谈不出什么来的,它终究会被事实的镜子照出原形,拖出尾巴而去;杀了“现在”,也便杀了“将来”。鲁迅对于看客心理的担忧,在当今不少“中国式拍照”和“中国式看热闹”的新闻中时隐时现,鲁迅的在天之灵很尴尬,很失望,那么围观者能够反省吗?

  古往今来, “见难不救”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著名社会学家孙立平教授说,见到有人失足落水时人们冷漠旁观,见到跳楼者自杀人们当热闹来看,这种冷漠心态使得社会生活的底线脆弱不堪,也使得对底线的突破成为一种见怪不怪的常态。

  追根溯源,社会润滑剂和粘合剂的缺失,导致社会互动的情感关系被渐次抽离,工具关系的比重不断加大。许多时候,人们并没有恪守价值理性上的“应该不应该”,而是遵循工具理性上的“有利还是无利”来指导行动。于是,在保护性社会排斥的裹挟下,面对受伤者,眼下的许多路人已经不相信自身“能做到到”了。

  此外,集体行动的逻辑,也造成了“搭便车困境”,最终演化为集体冷漠。由于见义勇为的收益是公共秩序和社会文明,是一种一经产生即为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的公共产品,任何一个人都不愿意为此支付成本,因此导致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尴尬与困窘。

  因此,消减“见难不救”,既需要唤醒人们沉睡的良知,也一定要通过选择性激励的方式,差异性地对集体中的个体进行激励,提升公众利他行为的动力;更为关键的是,要健全见义勇为的保障机制,消除救助者的“后顾之忧”,为好心人“撑腰”。以广东深圳市为例,《深圳特区救助人权益保护规定》为见义勇为者提供制度“兜底”,有助于催生社会文明,提升公共生活的温度。

  公共生活既需要“围观”,也需要“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一个热情的微笑,一个信任的眼神,一个及时的求救电话,每一个人的举手之劳,都可能点亮并温暖别人的世界。这一切,既需要公共的制度支撑,也离不开个体的观念重塑。

  回顾到新闻本身,第一就是标题。标题说没有人打电话报警,那是通过采访两个受访者得到的结果,可是他们就能代表权威,代表事实吗?怎么可以就此以小论大,以此为题目?请问记者自身在现场吗?连一个人都没有打电话吗?如果真的要这么写,是不是去采访一下报警中心再三确认一下会比较好呢?中国人不是这么没有人情的!

  第二,在场的民众怎么救?“地上一条半米长的血痕,在公交车的右前轮外侧和内侧,各有一只象牙白的鞋子在地上。”就证明受害者已经受伤严重!此刻,非专业人员对其实施抢救很容易造成二次伤害!

  第三,文中提及到“事发时在此执勤的文艺路中队民警李展”就说明此路段是有交通警察在场。警察也会通过对讲机呼叫支援(没想到警察竟然用手机打电话),警察一到场,我相信在场的普通老百姓也会想,警察都来了,有救了!

  也许这个新闻能这么写?“昨日中午12时30分,南稍门十字西北角发生一起车祸。下午1时许,南稍门十字的交通秩序回到正常状态,十字西北角停着一辆空着的26路公交车,车前门的马路上,还有一条半米长的血痕,在公交车的右前轮外侧和内侧,各有一只象牙白的鞋子在地上。几位民警正在现场勘查。昨晚7时许,事发时在此执勤的文艺路中队民警李展说:‘当时这位年纪约60岁的老太太正带着孙子要过马路,不小心被26路公交车撞倒卷入车底。我赶紧查看伤者情况,随后拨打120,还不断和伤者说话,让她保持清醒。老太太一再叮嘱我要照顾好她的孙子。(此乃原文,只是删除一些没用的东西)请问能这么写新闻吗?!

  微博能使某些人上瘾,无论遇到什么事,不是想自己能做什么而是忙着拍照、发微博。发生车祸时,老人被卷在车底,有良知的人应该尽一份力或拨打求救电话,可冷血者却把自己当做看客,甚至还饶有兴趣地在拍照。其实做个善良人,远比做什么微博控要高尚重要。 蔡佳雄

  即便是微博控,也不要为了“直播”车祸,而冒险拍照发微博,千万别因小失大后悔莫及。路遇车祸,请及时拨打110和120等紧急电话帮助报警急救!!

  对没有任何可调配资源在手的老百姓来说,发微博就是一种支援。专业救援人员及时赶到了吗?

  别说没人救援,现场懂紧急救援的人有几个?没有专业相关知识盲目施救可能会引起其伤痛加重。媒体能不能输送点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