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零能耗建筑节能“新风口”【万都时代】
,伴随这一国家标准的正式实行,超低能耗、近零能耗、零碳建筑等概念逐渐为大众所熟悉;2020年,国家正式提出目标,加强节能建设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地纷纷引导推进,强制性规范标准陆续出台。深圳作为“绿色先锋城市”,亦在紧锣密鼓地布局相关工作。当下,由深圳市绿色建筑协会统筹的
2023年2月23日下午,编制启动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召开,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勘察设计与建设科技处、深圳市工程建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深圳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等相关的单位代表40余人出席会议,圆满完成成立编委会、明确标准大纲等多项准备工作;4月12日上午,第二次编制工作会议在副主编单位深圳万都时代召开。编制组进行了深入研讨,最终达成多项基于深圳地区特色与亮点的重要结论,为继续完善本地技术标准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
推进近零能耗建筑的必要性已从顶层设计的角度确定落实,而建筑业、房地产业作为能耗“大户”更需要持续跟进;真正把握怎么做、怎么样才能做好近零能耗建筑,是在既定的绿色道路上保持优势、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办法。
结合我国国标定义,近零能耗建筑(nearly zero energy building)可概括为:适应气候特征和自然条件,通过被动式技术方法,最大幅度降低建筑供暖供冷需求,最大幅度提高能源设备与系统效率,利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优化能源系统运行,以最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室内环境,其建筑能耗水平应较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降低60~75%以上。
随着有关政策与技术标准陆续出台,近零能耗建筑已开始成为市场之间的竞争的新焦点,为房地产行业上下游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相较于早期节能推广方式,如宣传夏季空调不能开得过低、冬季暖气不能开得过高等等,近零能耗建筑更注重从设计上改变常规能源消耗的弊端。通过减少传统主动设计、增加被动设计等方式,使建筑本身成为节能的载体,可帮助开发单位实现满足低碳标准与减少相关成本的双重目标,亦可使用户享受自然舒适的节能成果。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城市有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天气特征情况和资源禀赋,各地的近零能耗建筑不可一概而论,尤其气候特点常常是优化节能设计的重点、难点甚至坏因。以深圳市为例:深圳地处南海之滨,属我国夏热冬暖气候区,常年高湿度且深受季风影响,绝大部分建筑的防寒供暖需求较小、遮阳隔热能力要求比较高,而后者同时又是影响节能降耗的重要要素,需根据实地情况做最大限度地考虑——解决此类无法依靠通行标准获得“节能最优解”的问题,制定因地制宜的技术与评价标准,是势在必行的关键工作。
本土技术标准的编制工作,不仅要进行当地的调研分析,更一定要做好创新与现行或通行标准的衔接,这其中离不开本地政府的重视,与本土行业的支持、业内专家学者的贡献同样息息相关。此次万都时代参编的深圳市《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正是旨在精准把握并凸显本地特色,从而更精确地反映市场需求,保障本土行业各方在规范标准的引导下,共同实现近零能耗建筑更深层次的传播与发展。
对于开发单位而言,“近零能耗”不只是一种战略选择,更代表着一系列生态设计、适宜技术的整合与创新问题,使其真正落地并非易事:如何将被动设计、建筑功能与建筑艺术有机融合在一起?如何寻求高效能源利用与项目舒适度之间的平衡?如何在贯彻节能的同时构建低成本、高效率的运维体系?……诸如此类问题,都是友商在实现近零能耗建筑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难点、痛点,更是万都时代构建全面的节能技术设计及咨询服务体系、综合保障超低能耗效果与室内环境优化的原因。